本報布魯塞爾11月13日電(駐歐記者 王鈺深)日前落幕的APEC北京會議以及中方提出的一系列倡議在海內外引起熱烈反響。作為旁觀者的歐洲,比中經貿委員會主席伯納德·德維特認為,新絲綢之路的發展也符合歐洲人的利益。
  13年後中國今非昔比
  APEC會議在13年後重返中國,德維特看到的是中國的崛起。“最為矚目的當屬經濟發展,中國已是亞太地區乃至世界舞臺的主角”,德維特記得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努力幫助鄰國擺脫困境。隨著正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但在經濟領域戲份更重,在政治、外交領域也承擔起更多責任,“本屆APEC會議上的引領作用正是中國發展的延續。”
  新絲路符合歐洲利益
  絲綢之路對於歐洲人來說並不陌生,2000多年前,就是由它將亞洲與歐洲連通。得知中國宣佈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德維特認為“新絲綢之路”不但能讓亞洲聯動發展,也符合歐洲人的利益。他坦言,比利時商界非常期待“新絲綢之路”,並希望能夠成為路上的一站。“因為它不但能讓比利時商品更容易走向亞洲、走向中國,也能促進雙方的人員、文化交流。”
  反觀歐盟,如今仍在低迷經濟中掙扎。德維特認為,歐盟近年來的政策一直遭到詬病,有些富國不願意掏錢,更不願被經濟疲弱的國家所拖累。“我認為如何跨越利己主義才是歐盟現在最大的難題,也同樣值得亞太伙伴們借鑒。”
  應樂觀看待亞太發展
  當亞洲國家抱團增強經濟合作,對於歐盟來說到底是機遇還是挑戰?德維特以中國文化的“陰和陽”作比,亞太的發展可從兩個角度審視。悲觀地看,目前歐洲議會裡常有人危言聳聽,說中國將繼續吞併歐洲的高科技企業,歐洲將逐漸失去競爭力等等。但樂觀地看,中國的經濟發展讓不少在華投資的歐企發展良好,身處歐洲的企業也因中國投資得以生存、盈利,譬如根特的沃爾沃工廠。亞太地區的其他經濟體也會產生類似的作用。“挑戰來臨時,總有某些領域受到損害,譬如光伏企業。但總體產業還是在發展。所以,我們應該更積極地通過創新等手段應對挑戰,而不是一味指責別人。”德維特強調,繁榮、穩步發展的中國才符合歐洲的利益。
  雖然歐盟無緣APEC,但在本周末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的G20峰會上,歐盟新一屆領導人將首次與中美俄等國首腦會面。德維特認為這樣的會議應當起到潤滑劑的作用,令彼此的對話更順暢。APEC 能夠讓亞太各國達成共識,G20也會推動例如歐盟和亞太各國之間簽署新的協議。德維特以中歐自由貿易談判為例,“雖然不是一次G20峰會就能談成的,但至少又多了對話的機會。”
  (原標題:希望成為“新絲路”上一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a30iavt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