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年來“嚴查買賣論文亂象”的呼聲不斷,但論文買賣市場卻仍在急速膨脹。記者近期採訪發現,買賣論文已經形成了一個分工明確、上下游產業鏈清晰的巨大市場。專業寫手負責編寫論文,網站中介充當掮客,期刊編輯部裡應外合,產業鏈頂端的文化公司融合了寫手、中介、編輯部各個環節,成為這一產業中的巨無霸。(10月20日新華網)
  學術論文買賣市場越來越大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旺盛的論文發表需求。高校教師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評職稱漲工資要發表論文,碩士生和博士生畢業也要發表論文。隨著碩士生的擴招,碩導也增加了不少,進一步帶動了論文發表的需求量。二是學術期刊要生存,要掙錢。學術文章的閱讀群體是有限的,且不說學術圈以外的不閱讀,就是學術圈內的學者也很少閱讀。閱讀群體少,訂閱量就少,訂閱量少直接影響到期刊的存活和編輯的生計。除了少數特別優秀的學術期刊,很多學術期刊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生存壓力。版面費就是期刊應對生存壓力的產物。編輯部與論文中介裡應外合,販賣學術論文,不過是“版面費”的升級版和隱性化。三是網絡的存在讓論文的買賣更為方便快捷。只需要點一下鼠標,一篇論文的電子版就能迅速在不同的人之間傳遞,交易雙方的討價還價和信息傳遞不但隱蔽而且簡單,交易成本極低。
  追根朔源,旺盛的論文發表需求才是導致論文買賣市場日漸膨脹的原因。論文發表需求是讓這個市場建立並壯大的土壤。鏟除這個市場,就要鏟平這塊土壤。如何鏟平這塊土壤?有人提出評職稱、碩博畢業不再考核論文。這當然是個好辦法。不考核論文了,很少有人再去寫論文,發表論文了。發表論文的需求量自然就嚴重萎縮。但是這有“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的嫌疑。誠然,很多大師述而不作,但畢竟是少而又少,大多數學術大師還是通過學術論文奠定自己的學術地位的。如果一個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寫不好出優秀的學術論文,那他的學術能力的確值得懷疑。此外,如果學術圈的人都不寫學術論文,那學術思想的交流碰撞就少了許多,濃烈的學術研究氛圍也少了許多,這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未必有利。
  學術論文還是要考核,只是把考核面變窄,僅僅對從事學術研究的研究人員進行論文考核,對於非學術研究者不再進行論文考核。不是所有的高校教師都適合做學術研究,也不是所有的碩士、博士都是學術研究的料。對於那些只教書不從事學術研究的高校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質量進行考核,給予適當的職稱。對於碩士博士畢業生僅僅考核畢業論文即可,畢業論文不合格,不予畢業。對於有學術研究能力,並且醉心於學術的研究人員,重在考核學術論文的質量以及基於學術論文的研究成果。對於真正的學術研究者來說,是不屑於論文買賣的。只有釣名沽譽的偽大師才投機取巧,自欺欺人。
  論文發表的分類考核方式可以讓論文發表的需求量降下來。這會讓一些學術質量高的學術期刊憑藉實力生存下來。那些一直以來借助垃圾論文生存的期刊要麼轉型,要麼淘汰。學術期刊、學者和論文發表量在純粹的學術精神維繫下達到新的平衡。沒有了盈利基礎,削尖腦袋謀利的論文中介自然也會作鳥獸散。
  文/喬瑞慶
  
  (辣味時評,一掃就行!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  (原標題:論文產業化,罪在論文考核面過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a30iavt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